查看原文
其他

五个融合 | 立足田野实习和社会实践,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

中山大学 2021-09-23


编者按

近年来,学校围绕“德才兼备、领袖气质、家国情怀”的人才培养目标,构建“五个融合”为特征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,促进德育与智育、学科与专业、科研与教学、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,系统梳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着力提升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、完备性和竞争性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。我们特开设此专栏,旨在更好地展现学校各单位近年来推动“五个融合”的特色举措,以期相互借鉴,共同进步。


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,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落实“德才兼备、领袖气质、家国情怀”人才培养目标,推动“五育并举”,深化“五个融合”,着力培养具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情怀、具有国情意识和跨文化视野、理论水平高、实践能力强、知识结构均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。


德育与智育融合


学院坚持在人才培养中将传道与授业结合起来,以思政课程、课程思政、红色教育、实践教育为抓手,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,培养爱国主义精神、社会责任感和务实的品格。


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每学期由党委书记、院长面向各年级主讲“思政第一课”,课程内容包括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“坚定信心跟党走”“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”“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”“讲好中国抗疫故事”等。同时,学院通过年级大会开展形势政策教育,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。


学院启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,遵循适度、恰当、自然渗透的原则,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院全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,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和简介时,必须纳入课程思政教育元素。目前,学院全部课程大纲中均有思政内容,其中55门课已提交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报告。在授课之余,引导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思考和总结。在期末总结中,每门课程应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课程思政工作总结。201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结束后,学院共提交了50门课程的思政总结材料。此外,学院建设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,分别为《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社会转型》《民族学概论》《经济人类学》《体质人类学》。


学院探索出了符合学生实际且富有成效的教育方法。一是结合学生田野实习,积极挖掘田野实习中的思政教育元素。学院党委领导到本科生田野实习点做宣讲,发动学生撰写当地优秀党员事迹,组织学生观摩当地党组织的党日活动。二是开展红色教育活动,学院组织学生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、苏兆征故居、赖寅倣烈士纪念馆、广州“文总”六烈士墓、红旗渠和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开展教育培训,讲述学院的革命历史。


2020年组织师生赴珠海苏兆征故居参访

(来源: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)


学科与专业融合


学院坚持将建设“一流学科”与建设“一流专业”相结合,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设置、优化课程体系设计等措施,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相互促进。学院依托社会学、民族学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重点支持社会学、人类学、考古学的专业建设。


以学科为依托,学院开展了课程体系综合改革。一是全面执行大类招生、大类培养的人才模式,实现通识教育,与三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同步同行。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,让新生在第一学年掌握社会学、人类学、考古学三个学科的学术价值取向和特色研究方法,为第二学年专业分流奠定基础。二是进一步梳理“脸谱性”的专业核心课程,去掉学科底色不强的课程,使学科结构与专业结构更符合一流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需求。


学院积极参与专业认证与评估,做强一流学科、建设一流专业。社会学、人类学、考古学专业均获批国家级“一流本科专业”,声誉显著增强。


根据三个学科的历史、特色和建设方向,学院设置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教研室和人类学教研室,学科带头人、高水平教授担任教研室负责人,并在超过20门课程中组建了高水平的课程团队。通过抓实教研室职责,统筹教研室建设,解决了教学队伍与科研队伍“两张皮”的问题。


科研与教学融合


学院坚持“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”,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%,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讲授《人类学概论》《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社会转型》等课程。另外,学院选拔了3名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,并为各年级选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,加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。


通过长期的社会调查和田野调查,学院遴选出一批适合作为实习教学的田野点,由科研和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。自1980年以来,累计超过3000名学生参与田野实习和专业调查,撰写田野实习报告达八千多万字,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、市、区的200多个村落、集镇和社区等。以考古专业为例,学生随科研团队在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斯里兰卡、伊朗、肯尼亚等国开展环南中国海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,实现了实习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紧密融合。


▲学生参与意大利奥维托La biagiola遗址考古发掘

(来源: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)


学院重视文科实验教育,将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,相继为本科生开设文科实验类课程12门,占专业课程比例的10%左右。


学院通过建立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的制度,鼓励和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。2020年,有55名师生参与到学院21个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。“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升”项目更是获得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的立项支持。


学院注重将创新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教材资源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教师共出版教材、教辅类图书25本。其中,2017年1月出版了《现代社区概论》(第三版);2019年1月正式出版了中宣部、教育部马工程教材《人类学概论》(周大鸣主编);另一本中宣部、教育部马工程教材《城市社会学》(蔡禾主编)也已经完成定稿。


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


学院在培养方案设置中,重视在大学四年打通本科和硕士课程体系,共贯通本硕课程9门,为高年级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学习提供必要条件。同时,按照一级学科培养本科生、二级学科培养硕士生、三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思路,构建了人类学、考古学、社会学专业的“本-硕-博”一体化课程体系,实现了三个培养层次的贯通培养。


为加强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支持,助力升学深造,学院每年组织保研分享会、考研分享会、毕业优秀学子分享会、学业分享会、田野分享会等活动,对经验、政策等进行充分交流,帮助学生明确规划、找到方向、提升技巧。


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


学院通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、协同发展,形成了多个品牌项目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

学院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,开展一系列第二课堂活动。在全院本科生中全覆盖推进学生马克思主义小组建设活动,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,下发学习手册和文件汇编,学习教育效果成效显著。2020级本科生入党申请率达到67%,2018级硕士生第一党支部荣获学校“先进党支部”,2020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在中山大学红色诗文诵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。党建带团建,学院在青马班“聚英学堂”,大胆创新课程设置,采用学分制,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,并邀请学院党委书记、教工党支部书记、青年教师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为学员授课。主题团日活动实现了本硕博各团支部全覆盖,2018级考古学的团日活动获评广东省“百优”主题团日。


学院紧扣“实践育人”特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。自2009年起,组织学生参与服务汶川灾区重建的“博雅项目”,将人才培养与灾区重建、社区研究与服务相结合,已吸引全校超过400人次参加,收录近百万字田野报告。2008年起,学院开展“社人聚焦”社会调研大赛,将导师课题参与、团省委指导选题与自主课题申报三者结合,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运用,培养学生服务地方基层治理的责任意识。


▲服务汶川灾区重建“博雅项目”博雅项目成果集

(来源: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)


学院以第二课堂为牵引,推动“五育”的融合贯通。以 “红楼寻踪”定向越野和院运会为抓手,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体育拼搏精神。挖掘学科红色基因,推出展现凌伯骥校友等广州“文总”六烈士的历史话剧《铁流》,发挥社人笃行精神,弘扬先烈遗志。组建广东工伤康复志愿服务、南越王墓志愿服务等队伍,将专业特色融入劳动教育,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。


五个融合|培养未来空天科技创新领军人才

五个融合|培育创新之才,铸就生命之魂

五个融合|扎实推进“五个融合”,努力培养卓越医学人才


--- iSYSU ---

来源: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、教务部

责任编辑:邱衍鸿

初审:孙琛

审核:陈诗诗

审定发布:漆小萍


欢迎投稿&加入我们

isysu@mail.sysu.edu.cn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